Thursday, July 26, 2007

古老學派 - 詮釋學

詮釋學是個古老的學派,主要是由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D. E. Schleiermacher)重新把它帶回現代。他嘗試以科學方法處理對聖經的理解。施萊爾馬赫是一位研究神學的德國學者,被稱為詮釋學之父,針對當時流行的詮釋理論歸類為三種;對聖經釋義(biblical exegesis)、古典研究和法律;並且批評它們全是未公正處理理解(understanding),而衹是若干觀察的集成物 (anaggregate of observations)。狄爾泰(W. Dilthey)再把詮釋學發揚光大,「生命詮釋學」基本上是採取施萊爾馬赫的觀點,再加上對「生命」的體驗而逐步形成。他把詮釋學的範圍擴大到人文科學的領域。針對文本的詮釋,施萊爾馬赫要詮釋的文本是聖經,而對狄爾泰要詮釋的文本就變成了人文科學。人文科學的範圍十分廣闊,社會學是人文科學;文學是人文科學,政治學也是人文科學。總而言之;關於人的生活行為等等都是包覽在人文科學的範圍,而狄爾泰就是把詮釋學範圍的邊界擴大到一切關於人文的現象。

狄爾泰既是哲學家又是歷史學家,他在未研究哲學之前是讀歷史的,他的成名作是施萊爾馬赫傳記,所以施萊爾馬赫對他有很大的影響。狄爾泰要解決的問題是關於歷史研究的方法,在當時的背景;人文學科被所謂的科學主義入侵。科學主義指一種在根據不足的情況下強行運用科學,或者僅僅以科學的名義推行某種觀念,它本身違背了科學精神,是反科學的。簡言之;科學主義就是借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人文學科例如歷史。這做法實是受當時思潮背景影響,其中就是實証主義(Positivism)。Positivism的字源posit的意思就是把一些東西客觀置定在面前成為對象被我研究,所以自然科學就是把被研究的題材客觀地置定於主體的面前,然後對其作出種種端視和研究,並提出現象背後的假定,所以自然科學便是實証主義。例如經濟學就是把人類的經濟行為劃定其邊界和置定出來,以客觀的方法去研究人類的經濟行為,所以經濟學其實已經是運用了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