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being) 七
早期海德格喜歡研究亞里士多德,就是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提出了這個問題 (海德格必定會否認他的哲學與倫理學有關)。無論如何;這種倫理學的角度並非為制定某些守則說明那些行為是對或錯,但廣義而言,他所做的仍然是倫理學所關心的工作,因為涉及如何活得美好的問題,雖然如何活得美好是沒有內容的,而只有空洞的形式,他只是問整個一生如何把握的問題。
只要掌握面向死亡這個關鍵的一刻,整體的一生第一次開放出全體,你第一次明白為什麼要問整個一生的問題,以前片段式的生活一次過浮現出來。從前沉淪或陷溺於個別人生的片刻,如今第一次越出了片段式生活,就好像一種提升的過程,在各個片段中間浮現出來。唯有是當面向死亡的這一刻,一生的全體才第一次向我開放,否則從來都是隱蔽的。當然有時在一些浮光略影或夜深人靜的時候會有思考過整個一生的問題,但這些浮光略影並不足以讓我們把握生命的全體,全體隨時在掌握當中流走,然而;但當死亡臨近,我們便再不可以逃避,不能夠不承認和不思考這個問題。
海德格提出時間的越出性。「越出」(Ecstasy / Ekstase) 最初是解作「站出」,從而引出「出離」、「出離自身」﹔從而又轉義為「出神」、「忘己」, 現在多譯作「狂喜」。 時間性原始的自在自為的出離自身本身。時間不斷地越出自身又成為其自身。雖然人的現在是存在的事實,但如果人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有限性(死亡),每一個現在只不過是每一個不斷流走的瞬間排列。若時間是無意義的分分秒秒延續,亦無從講過過去、現在、將來,當然亦不能理解存在與時間的關係。所以若把存在放在理型或本體上理解, 它只不過是不斷伸延的瞬間累積。 雖然我處身現在,但我意識到我的過去,加上對死亡的恐懼,則我要籌畫我的生命,我開始跳出我現在的狀態、跳出我現在的時間及空間,我開始回顧我的過去﹔展望我的將來,看我存在的這刻,有甚麼可能性。這種跳出自己,統一過去、現在、將來結構, 才能說明時間與存在關係及存在本身意義。由於種種原因,《存在與時間》並不是一本完整的著作 [1]。當年海德格爾計畫這本書時,他原本打算寫兩部,每部分又分為三篇,共六篇。但實際上,海德格爾所完成的只是第一部分的前兩篇,相當於全書的三分之一。 甚至有人說: 不僅後面的部分沒有繼續完成,而且原來計畫的開頭部分也沒有發表。 以哲學傳統「全體」與「部分」去了解《存在與時間》啟示出「存在我」為一介於生與死間之全體, 雖是一個開頭與一個終結,但針對的死亡的問題,開啟了死而復生,使原先有終結之全體開放出來。
[1] 開頭部分沒有發表的原因是﹔據說海德格爾原來準備在《存在與時間》的開始部分深入討論現象學,但是由於海德格爾對胡塞爾有許多批評,所以最後決定不發表。 而後面部分沒有繼續完成的原因是因為海德格在後期思想發生了“轉向”,原來的計畫便不合適了。
只要掌握面向死亡這個關鍵的一刻,整體的一生第一次開放出全體,你第一次明白為什麼要問整個一生的問題,以前片段式的生活一次過浮現出來。從前沉淪或陷溺於個別人生的片刻,如今第一次越出了片段式生活,就好像一種提升的過程,在各個片段中間浮現出來。唯有是當面向死亡的這一刻,一生的全體才第一次向我開放,否則從來都是隱蔽的。當然有時在一些浮光略影或夜深人靜的時候會有思考過整個一生的問題,但這些浮光略影並不足以讓我們把握生命的全體,全體隨時在掌握當中流走,然而;但當死亡臨近,我們便再不可以逃避,不能夠不承認和不思考這個問題。
海德格提出時間的越出性。「越出」(Ecstasy / Ekstase) 最初是解作「站出」,從而引出「出離」、「出離自身」﹔從而又轉義為「出神」、「忘己」, 現在多譯作「狂喜」。 時間性原始的自在自為的出離自身本身。時間不斷地越出自身又成為其自身。雖然人的現在是存在的事實,但如果人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有限性(死亡),每一個現在只不過是每一個不斷流走的瞬間排列。若時間是無意義的分分秒秒延續,亦無從講過過去、現在、將來,當然亦不能理解存在與時間的關係。所以若把存在放在理型或本體上理解, 它只不過是不斷伸延的瞬間累積。 雖然我處身現在,但我意識到我的過去,加上對死亡的恐懼,則我要籌畫我的生命,我開始跳出我現在的狀態、跳出我現在的時間及空間,我開始回顧我的過去﹔展望我的將來,看我存在的這刻,有甚麼可能性。這種跳出自己,統一過去、現在、將來結構, 才能說明時間與存在關係及存在本身意義。由於種種原因,《存在與時間》並不是一本完整的著作 [1]。當年海德格爾計畫這本書時,他原本打算寫兩部,每部分又分為三篇,共六篇。但實際上,海德格爾所完成的只是第一部分的前兩篇,相當於全書的三分之一。 甚至有人說: 不僅後面的部分沒有繼續完成,而且原來計畫的開頭部分也沒有發表。 以哲學傳統「全體」與「部分」去了解《存在與時間》啟示出「存在我」為一介於生與死間之全體, 雖是一個開頭與一個終結,但針對的死亡的問題,開啟了死而復生,使原先有終結之全體開放出來。
[1] 開頭部分沒有發表的原因是﹔據說海德格爾原來準備在《存在與時間》的開始部分深入討論現象學,但是由於海德格爾對胡塞爾有許多批評,所以最後決定不發表。 而後面部分沒有繼續完成的原因是因為海德格在後期思想發生了“轉向”,原來的計畫便不合適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