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惡(五)
痛苦才是人類的主人,痛苦迫使我們生存下去,最大痛苦就是死亡!通常人在最痛苦或絕望中才會想到一死了之,但一般人是不會有死亡的想法。「苟延殘存」十分微妙,以為九十歲便不怕死?他們只是沒有選擇,因為這是求生機制!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呼之欲出:如果人類的行為只是服從快樂或痛苦原則,生命根本講不上有什麼意義!
「君子喻於義」,什麼叫義?除了痛苦和快樂以外,尚有一種特別的東西,孟子說:「所欲有甚於生…. 所惡有甚於死。」而這話正正違反了人類的求生本能。什麼叫「所欲有甚於生」?即是你所希望擁有的比生存的價值更高,而你所厭惡的東西比死亡更可怕。孟子說:「魚我所欲,熊掌我所欲。」又「生我所欲,義亦我所欲,兩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求生這樣的事情;是我自覺到需要的,但孟子亦說義也是我希望擁有的,但當兩者不能同時擁有時,寧可捨棄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不能夠被生存和死亡原則所支配。
儒家的重點是「克己」,而並非苦行主義。孟子說到,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將生命的意志提升,足可以保四海,不能的話,不足以事父母。
意志是甚麼?本來意志屬於生命原則,這是尼采的話。思想理念屬理性原則,留意自己和過分要求自己,就是過分的克己,便會成為工作狂的營營役役。但另一方面,現時的年青人,做事、行為,隨心所欲,喜歡怎樣就怎樣,睡到中午十二時才起床,有甚麼比睡到想起床的時候才起床更快樂!人最緊要做自己鍾意做的事!累了便睡覺,餓了便吃東西。當然睡覺是生物原則,因為要保持能量。但問題是每下越況,每一次的放棄便會發現意志越來越薄弱,薄弱到一個階段而慢慢便承受不了任何痛苦!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意志是需要不斷磨練的,而且是可以擴充的。但當我們不斷放棄的話,就連父母也不能照顧。回到生命的本能討論,人是沒有自由可言,因為我們都是求生的,一早已經設計了我們生命的機制,選擇坐;不選擇站立,選擇扶手電梯,不選擇行樓梯;人的生命沒有自由可言,你不可能選擇死亡,當接近死亡時,你會變得非常恐懼。大部分人自殺都是一時衝動,事實上,生命之中的困難,比比皆是,不見得有很多人自殺。但儒家認為人生不單是服從這樣的機制,否則生命不構成什麼意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呼之欲出:如果人類的行為只是服從快樂或痛苦原則,生命根本講不上有什麼意義!
「君子喻於義」,什麼叫義?除了痛苦和快樂以外,尚有一種特別的東西,孟子說:「所欲有甚於生…. 所惡有甚於死。」而這話正正違反了人類的求生本能。什麼叫「所欲有甚於生」?即是你所希望擁有的比生存的價值更高,而你所厭惡的東西比死亡更可怕。孟子說:「魚我所欲,熊掌我所欲。」又「生我所欲,義亦我所欲,兩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求生這樣的事情;是我自覺到需要的,但孟子亦說義也是我希望擁有的,但當兩者不能同時擁有時,寧可捨棄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不能夠被生存和死亡原則所支配。
儒家的重點是「克己」,而並非苦行主義。孟子說到,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將生命的意志提升,足可以保四海,不能的話,不足以事父母。
意志是甚麼?本來意志屬於生命原則,這是尼采的話。思想理念屬理性原則,留意自己和過分要求自己,就是過分的克己,便會成為工作狂的營營役役。但另一方面,現時的年青人,做事、行為,隨心所欲,喜歡怎樣就怎樣,睡到中午十二時才起床,有甚麼比睡到想起床的時候才起床更快樂!人最緊要做自己鍾意做的事!累了便睡覺,餓了便吃東西。當然睡覺是生物原則,因為要保持能量。但問題是每下越況,每一次的放棄便會發現意志越來越薄弱,薄弱到一個階段而慢慢便承受不了任何痛苦!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意志是需要不斷磨練的,而且是可以擴充的。但當我們不斷放棄的話,就連父母也不能照顧。回到生命的本能討論,人是沒有自由可言,因為我們都是求生的,一早已經設計了我們生命的機制,選擇坐;不選擇站立,選擇扶手電梯,不選擇行樓梯;人的生命沒有自由可言,你不可能選擇死亡,當接近死亡時,你會變得非常恐懼。大部分人自殺都是一時衝動,事實上,生命之中的困難,比比皆是,不見得有很多人自殺。但儒家認為人生不單是服從這樣的機制,否則生命不構成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