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已脫離神學時代
中國與西方走的是相反之路,先秦時期正好是西方十六世紀的反映,中國在那時代已經作出「文化大討論」,並決定行西方十六世紀的路。比西方早熟了二千多年,但是好是壞,實難以定準。即在人類的童年時期,便選擇了行成人的路,中國在童年時代放棄了「神學」,而進入了人文主義的文化形而上學。即人間的一切,由人自己去承擔,這樣的形態實在需要成熟心靈去實踐,否則難以收拾,而倒不如信上帝好了!
西方從來對異教徒都十分極端,理由十分簡單,就是視他們不是「人」,而且群體十分團結,很容易做到敵我分明,到現代也存此陰影,由古代處理「異教徒」直到「馬克思」年代的階級理論都同出一道,都可以處理得如此整齊!古代稱為「異教徒」,「馬克思」則稱為階級異己份子,只要劃一條線,就容易分清敵我,而且條線劃得十分清晰。
當時西方教會能夠集中社會上高達百分之六十的財富,中國的宗教真是望塵莫及,中國式的儒家、道家十分鬆散,不能與西方的相題並論,法國大革命前,路易十六時代,國民所繳之稅率達到百份之八十三,人民只吃黑麵包,稻糖過活,但教堂之美倫美奐,只要去過歐洲的人都知道,加上大規模農奴制,單是一個農莊便擁有數千個農奴,他們便是馬克思所說明的階級鬥爭,後人認為馬克思所言之階級鬥爭十分可惡,但馬克思就認為這是歷史的變化。
事實上,法國大革命是失敗,之後出現的白色恐怖,保皇黨人對革命黨人進行的報復殺戮,在一個小鎮上被他殺害的便有三萬多名婦女和小孩,然後便是拿破倫稱帝,也不要以為拿破倫是很久以前的事,他比康熙還要近代,經過拿破倫又打了一陣大戰,跟著便輪到小拿破倫上場。要知道西方現代亦不是現成,一樣死很多人。白色恐怖清洗黨內異己,殺害黨員百份之九十,西方的現代化民主社會基本上是在法國大革命七十多年後才慢慢形成。
把中國皇帝看成西方統治階級同一樣的話,真是大錯特錯。中國皇帝與西方是完全不同,清朝要算是最差的一個朝代。由小部份民族去統治大部份民族,即類似於殖民政治,二千年來算是差的了,但相比起共產黨開國以來的三千年,真是小毛遇著大毛!當年,康熙只帶著二十萬鐵騎、家畜便統治當時兩億人口的中國,他們害怕漢人造反作亂,實施了極端政策,但都比不上毛氏─人,現代人罵中國文化全都罵錯了,說甚麼毛澤東是中國皇帝,真是大錯特錯。你說那一個皇帝似毛澤東呀!一個都沒有,連影都無!毛澤東似誰?其實似希特拉、史太林、馬克思、列寧!似足西方那種完全的對抗性、二元論底的性格,最傳神就是「宗教戰爭背景下的領袖」!中國古時文化實非如此,那有一個皇帝上台後,將一千五百萬農民、地主、資本家都殺死?四九年後的一年閒,便殺了百萬人,那些人只不過是政治上的平民,沒有能力。在古時,那些人只會擁護皇帝,皇帝要拉攏他們也來不及!那有一個皇帝將所有「有產者」殺害,然後將田地收歸國有?再發糧票呀?
中國文化之特別,就連馬克思也只能夠說是「亞細亞方式」,中國並非西方封建式,中國的「封建時期」已在晚周被瓦解了,這種形態並不能以西方任何理論解釋,封建即是以分封諸候為基礎,然後各分封諸候,管理各自封地,這種形式在西方社會一直存在至十八世紀,但在中國晚周時期已經瓦解。當時,原有的文化崩潰,封建貴族不能再擔當一個作為貴族式領主身的份,即道德、政治、文化的責任。他們失去了作為一個領主式貴族的自覺,簡單而言他們不配做貴族!加上當時中國文化要求一個轉型,就算民主時代亦有一套對貴族的要求,何況當時,只要看看歐洲皇室成員,便能清楚理解。他們要對他們的地位負上社會付予的應有責任,否則便不能稱為貴族,否則便沒有「帝女花」了,所以明朝皇帝一定要殉國,否則便沒有覆行作為皇帝的要求身份,茍且偷生,就不能稱為皇帝!
當時,貴族已經負擔不起民族的典範,換言之,這種封建社會的貴族不能再負責當時文化,而導至整個政治、價值、文化需要轉型。當時對於整個社會文化的要求是:一, 皇帝轉變為一個獨立的政治領袖,並不再在血緣當中再拉拉扯扯;二, 壓抑貴族的勢力;三, 將農民從井田制度中解放出來,即雖是農民,但並不註定一世要做農民,如果有某方面的才能,可以過另一種生活,在高層次來說,即展開另一面的人生意義,並不一定要耕那畝被分配的田地。所以毛氏之變態,他設立的人民公社,將中國帶回三千年前,將農民綁在井田制度中。其裝成落後,以為把農民解放出來。只要理性地想一想都可知道,怎可能將人套在人民公社般的袋中,把老百姓放在農地上,永達地耕種,成為一部機器!任何人都應該可以自由選擇怎樣過生活,並不須要其他人去為他計劃,毛澤東將人民放入他的人民公社,將人編成一個號碼「人民公社第一號」,然後要他為黨耕一世耕田,生產多少口糧等等!如此荒謬,但中國人都會信和容忍,真是戇居到那個程度!如此荒謬的設計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經被中國文化所否定了。(已放)
老百姓不再成為任何人的工具,不淪為耕種的工具,也不為養牛的工具,當時已經在文化中發現另一種可能性,不把人永遠被綁在農田上,所以漢初的貿易已經十分發達。
「士」階層的出現,在當知識知識份子再不是貴族的私產,「士」之獨立由民間講學開始,所謂門人三十弟子三千,在周代晚期,整個社會文化已經開始要求轉型,不再需要封建制度,對於現代社會,其實還有很多封建例子,試想想英國、日本等國家,便是現代封建文化社會的典範,全世界這麼迷「戴妃」便可見一斑,各位應該在電視前作自我檢討;我們這三千分鐘太封建了,兒童不宜呀!現代人那種雙重標準真是變態。
所以,從秦漢開始的是君主專制,並不是封建制度。俄國在十九世紀仍是農奴制,就算英國在十八世紀還在買賣奴隸。你的父母是奴隸;則你仍亦只能是奴隸,不會改變、你永無法改變你在社會上地位。另外;中國是「藏富於民」,而西方則是「藏富於社會及貴族」手上。中國漢代已經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只有中國才有宰相制,只要有能力;平民都可以成為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西方則是徹底的貴族,徹底的「種姓」制度。西方那一個國家是「學而優則士」?在中國;平民可做宰相,只要通過「科舉制度」。有人說科舉甚多流弊,此乃混淆內容層次上的概念。
西方是切底的血統論,伯爵、公爵、藍爵,父傳子,子傳孫,俄國文學《戰爭與和平》皮埃爾把警察綁在灰熊身上掉落伏爾加河,只要是貴族,做甚麼也沒有人敢出半句聲,十足黑社會一樣。胡適曾大罵中國文化,但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設立科舉制度是非凡的。
先秦出現的諸子,都是對政治文化轉型的環境,發展出各個不同的學說。中國在二千多年前已經流放了貴族,而廿一世紀的現代英日兩國仍然保持這種傳統,人們仍然相信貴族血統說,在某意義層面上,中國傳統的革命性相當強大,孔子因應當時文化秩序的解體,並不是要恢復封建系統。要恢復封建的正是偉大的毛主席。那些擦鞋仔應該歌頌:「主席呀!你是我們封建文化的復舊者!你是我們中國文化最古老的代表,回復到周代以前,就是人民公社了!」人民公社就是圈地運動嘛!一個公社三萬人,三萬人不需要姓名,只需配編號便可,個人只要永遠在圈地內耕田!工人永遠是工人,農民永遠是農民,解放軍要兵打仗,只須在其中的公社內找壯丁。這並不非甚麼井田制,而是十分厲害的交稅制,古代替地主耕田不過百分之五十稅,替共產黨耕田則接近八十,厲害!